上一篇介紹鍋爐房、洗衣工場、圖書室、外役餐廳,這篇介紹除了押房外剩下未介紹的部份。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79.jpg

本篇介紹警衛室、律師接見室、醫務室、錄音室、福利社、面會室。

紅字是解說牌的內容,我直接繕打而成。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1.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2.jpg

地圖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8.jpg

不過在此之前,先看看白色恐怖時期羈押、審判政治犯場址的模型展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3.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8.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4.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5.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6.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7.jpg

保安司令部保安處

屬偵訊監獄,原為日本時代淨土真宗東本院寺,戰後國府改為監獄。今為獅子林大廈、六福大樓和誠品商場。

部份為密閉單人房,面積只有0.48坪,因狹長空間被喻為棺材房。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89.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1.jpg

東所

由日本陸軍倉庫改建而成的兩棟兩層樓房,主要關押政治犯,最多時超過2000人。

東所的樓上和樓下各有兩區,一樓有32間押房,二樓部份為女監。

女監的囚房用木板隔斷,靠外牆的一面,有幾扇嵌著鐵條的窗戶。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3.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4.jpg

這是路的示意圖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5.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6.jpg

看完展覽,警衛室外面有個休息處,椅子應該是後來設置的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6.jpg

該是進入警衛室的時候

警衛室,是政治受難者進入看守所的第一站,也是死刑犯的最後一站。

獄官在這裡處理入監、出庭、放封、保外就醫等業務。

嫌犯入監後在這裡捺指紋、搜身,開始鐵窗歲月。

而被判死刑者,也在這裡解開腳鐐,送赴刑場槍決。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297.jpg

我們的工作守則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1.jpg

這是當時警衛室可能的擺設樣子,當然這只是模擬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0.jpg

戒具讓人有種怪異的感覺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3.jpg

接著是律師接見室,關於這地方啊,

軍法審判案件雖有公設辯護人,或可自聘律師,但據政治犯普遍認為,辯護只是形式而已,故只有少數人聘請律師。

ㄜ,這應該不只政治犯普遍認為而已啦。下圖也是模擬的狀況,桌上還有火柴喔。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5.jpg

醫務室(下八行文字前四行為一個介紹牌,後四行為另一個,我把這兩個的內容合併放置)

政治受難者入監時,須在這裡作基本健康檢查,平時若遇身體不適,也在這裡進行簡單診療。

因設備簡陋,藥品不足,病情較嚴重者,仍須轉送軍方醫院。

除醫官外,具有醫學背景的受難者,會被指派擔任外役醫師,為受難者、官兵及眷屬看診,

甚至在第一線面對發瘋、自殺與絕食的難友。

白色恐怖時期,執政當局始終宣稱臺灣「沒有政治犯」。

但1960年代,國外開始注意到臺灣的政治迫害,開啟了綿延不絕的救援行動。

受難者在獄中憑著記憶、祕密抄寫囚禁名單,而醫務室病歷表也是政治犯名單的重要來源之一。

此名單傳遞海外,不但戳破了統治者的謊言,也形成一股堅強的人道暖流。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5.jpg

左邊有白色長椅跟櫃子,現在右邊那個變成介紹用的螢幕放置處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7.jpg

時鐘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9.jpg

這也是模擬桌子上可能的擺設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08.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0.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1.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2.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3.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4.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7.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8.jpg

一些設施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9.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0.jpg

管制藥品儲藏櫃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1.jpg

裡面有個藥房區

看守所的醫務室因陋就簡,藥品不足,有的醫師為了醫治難友,必須透過私人管道,自行準備藥品。

政治受難者陳中統:某些病患不必送到醫院,只要注射抗生素或服幾顆藥丸即可,醫務室卻缺少這些藥劑。

我基於醫德,往往在獲得所方同意後,撥一通電話給阿爸,請他就診所比較有校的藥劑派人送到看守所,

或是我順道返家時,帶回看守所替患者注射。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2.jpg

旁有司藥官座位,這也是模擬的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4.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5.jpg

錄音室

看守所的監控無所不在,獄方為了監聽會面,設置錄音室,配有政戰官和外役,

由外役負責錄音,政戰官帶耳機監聽,認為不宜,即切斷會談,讓會面者戰戰兢兢,不敢違反。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8.jpg

旁邊為福利社和面會室,先講福利社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29.jpg

參訪路線是從看守所內進入,所以會以獄政人員的視角,看到接見登記送物的櫃台。

政治受難者歷經逮捕、偵訊、判刑,僥倖能存活下來的,也很難見到親友,

親友若願意來會見,甚至不斷營救,那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人間的至情至愛,也常在此處展現。

政治受難者家屬謝秀美:有時我會把紙條塞進椪柑或文旦裡,傳遞消息給他(謝聰敏)。

...讓他知道有很多人關心,正在設法營救,請他安心。

這是模擬會面登記的桌子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31.jpg

而這是模擬面會的物品被所方檢查的狀況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32.jpg  

內部,先往左看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35.jpg

展示一個外役推車

關在牢房的政治受難者不能自己到福利社購物,只能在牢房填寫購物單,經由獄官核准才能買。

福利社的外役收到單子,會揀好放到推車上,下午再推到牢房發送。

下圖的電視似乎是在介紹受難者與其他人講推車的一些東西,好像是講外觀,以利其他人製作模擬的樣子。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36.jpg

福利社的模擬

部份政治受難者在看守所的洗衣工場、縫衣工場擔任外役,賺取微薄的勞作金,並以此購買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

如牙膏、肥皂、水果、餅乾、罐頭等。在福利社擔任外役的受難者,則負責點貨、送貨、販售、記帳等工作。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38.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42.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43.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44.jpg

左側為廚房區

看守所幾乎餐餐吃大鍋菜,飲食分成軍官、士兵、外役、雜役各等級,關在牢房李的受難者自然是最後一等。

後來獄方准許福利社的外役,每週可以在此料理一些簡單滷味,讓難友購買加菜。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40.jpg

部份家屬由此鐵門進入會面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46.jpg

家屬等待區

在白色恐怖時代,「強制失蹤」是對被捕者的基本處理模式,當他們解除禁見,往往是被捕後三、四個月以上了。

焦灼不已的親友經歷漫長等待,那時候大眾運輸不太發達,常需不斷轉車才能抵達。

然而咫尺天涯,相聚難上加難,牢裡牢外同樣煎熬。

正式受難者家屬高儷珊:永生前後做了兩次牢。1968年第一次坐牢時我是他女友,名不正言不順,

要等他回來是不被父母允許的,承受很大的壓力;經濟來源被斷絕,每餐以半碗飯、一樣菜裹腹,

常常須借用同學的公車票搭車,長期的焦慮,加上營養不良,感染上急性肝炎。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47.jpg

這是特別接見桌

看守所設有特別接見桌,外役可以在此與家人會面。

關在押房的政治受難者,除非經看守所同意,才可能和親友在此會面。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0.jpg

從家屬的角度看送物口和接見登記口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1.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3.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2.jpg

最後是面會室,這應該是家屬的角度

政治受難者滿腹悲情冤屈,一旦見到朝夕思念的親友,在獄方的監視下,僅能以對講機,用「國語」交談10分鐘。

千言萬語,豈能盡訴?為了突破封鎖,有些人便以暗號、或手心寫字等傳遞訊息。

政治受難者家屬謝秀美:面會時是隔著玻璃用電話對談的,有時候我也會把要說的事情偷寫幾個字在手心,

在和謝聰敏說話時,趁後面阿兵哥不注意,將手心張開讓他看到手裡的字。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4.jpg

電話拿起來可以聽當時的訪談擷取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5.jpg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6.jpg

從家屬的位置看過去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7.jpg

若還左顧右盼,大致上像這樣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58.jpg  

以受害者的角度看家屬的位置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60.jpg

就是用這種電話講話的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63.jpg

從受害者的角度看家屬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64.jpg

大致上是這樣,最後進入押房。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65.jpg  

(2018註:文章完成時,此地的名稱為「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目前更改為「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所以我這系列所有的文章均因此更名。)

--

上一篇:

鍋爐房、洗衣工場、圖書室、外役餐廳。

--

本篇相關: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o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