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78年,基隆依舊維持成長的趨勢。
現在形容台北市的土地珍貴程度會用寸土寸金來表示,但以前這個詞是屬於基隆的。
基隆港週邊平地不多,能蓋房子之處通通塞滿,有一段時間的房價甚至超越台北。
也因土地難尋,基隆市政府把腦筋動到淤積的旭川河上,
把這個原本提供給小型船隻航行,在當時則為崁仔頂魚市場所在地的運河加蓋,
在主河道興建三棟大樓,位於現在的愛一路與孝一路中間。
除了礦業外,基隆港貨運量屢創新高,附近漁港的漁獲量也非常巨大,大家都很有錢。
並因當時政府政策與觀光產業不盛,一般人民要出國並不像今天那麼容易,
為了要買外國的產品,也就是所謂的「舶來品」,委託行因而產生。
商船或遠洋漁船的船員都會從國外買回各式各樣的商品,並交給委託行販賣。
當時開了超過兩百家,大到可以自成一個商圈。
遍佈愛二路、愛一路、孝一路、孝二路與附近的道路,
據說孝一路23巷內是委託行最密集的地方。
1978年的人們,應該會覺得這美好的時光會一直持續吧。
當時的商圈變成什麼模樣了呢?
基隆委託行商圈(孝一路23巷)
附帶一提,旭川河現況不優,被三棟大樓擋住看不見的部份就算了,出海口的部份是這樣。
(2021註:目前這塊區域正在重建中,大概2022會好吧?)
附近的水溝狀況也不算好,但聽說現在(2014)已經比以前好多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