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外役與其他設施後,該是前往押房看看的時候了。
押房四周有高牆
士官兵寢室,這個也是模擬,不過看起來有點太新了。
每排押房的兩端,設有看守所管理人員執勤之休息室,有士官長室或士官兵寢室,就近監控管理押房。
此間為士官兵的寢室,可住較多人,其空間在於整排押房的鐵拉門外,
鐵拉門全天上鎖,放封、送餐及會面等狀況,才會拉開。
有些政治犯會被看守所人員從這個鐵門法院帶去法院聽判
進入押房的走道
政治受難者被關在看守所押房,等待起訴審判,判刑後,在押房中服刑監禁,
每日原則尚有15分鐘的放封之外,整日在押房內,日常起居,行動受拘束。
走道有紅色的小燈
我沒有每一間都拍,這間是上上圖右邊第一間,在內的政治犯很難看到外面的模樣,只能從這個小孔
看到的景頂多這樣,有跟沒有一樣
內部的樣子
抬頭,有簡陋照明
以及毫無遮掩的馬桶
馬桶
這個洞是送飯用的
押房用餐
羈押在押房的受難者,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平日用餐僅限於押房內,
飯菜盛裝於塑膠盆中,由外役從送飯口送入,受難者一同圍坐用餐。
在這個旁邊吃
這間有防護墊,其實蠻多間都有的
押房牆面原無防護墊,目前牆面的防護墊,是1980年代後增設,防治受刑人撞牆自殘。
這是另一個押房,有擺設一些內部活動的模擬
起訴前的政治受難者,禁止會面通信。起訴後,才得以寫信給家屬,但信件皆受檢查,字數亦有限制,
獄方會在信紙蓋上「來往信件不得超過兩百字」之印章。
政治受難者會在紙板畫格子當棋盤,買木製旗子,在押房內下象棋。
洗澡方式
政治受難者在押房洗澡,會以塑膠碗包布當作塞子,塞堵住蹲式馬桶排水孔,
腳壓沖水器,積蓄水於馬桶後,克難洗澡。
部分政治受難者洗澡時,會拿臉盆裝水,簡單沖洗或乾擦澡,為防止水噴到木地板,會用布擋在廁所木門底邊。
因使用需求,政治受犯者也會於馬桶洗衣,同房難友皆共同保持此區清潔。
政治受難者會以福利社販售之包裝盒紙材或牛皮紙等,以漿糊多層黏合,製成紙板,
作為寫信,讀書的底板。
在押房的政治受難者,許多時間用於閱讀書籍。攜入書籍需受獄方檢查限制,故通常以字典等古書為主。
也可依書名填單申請,向圖書室借書。
(這是兩個解說牌的內容,合併在此處)
押房變遷
同案的政治受難者在等待審判階段,不能拘禁在同一間押房,以避免串供。
但政治受難者為獲知訊息,透過管道傳遞紙條,口傳,或從送飯口與對面押房交談。
押房分單人(獨居、小型房)及多人房。政治受難者關於單人房者,多為政治案的案首或特殊案件時,
看守所也會用換房做為處罰而做調整安排。
政治受難者劉炳煌:我那麼多次的換房經驗中,有一次正是因為前面我提到的小小反抗、為了處罰我,
而把我送到比較小的、兩人一間的7號押房。
(這是兩個解說牌的內容,合併在此處)
獄中隨身寶
用途
獄中隨身寶於台北新店國防部軍人監獄、臺東泰源監獄及綠島綠洲山莊被獄友製作及使用。
就寢時,牢房裏的政治受難者頭腳交叉入眠。有隨身寶之政治受難者將期攤開,即一個人可使用的面積,
寬度約33.5公分,長度約164.5公分,主要功能是墊地板防濕。
起居時,將長條紙板呈W型或口字型立成桌腳,
另一紙板(寬度約38公分,長度約57.3公分)平放於上方成桌面,可用於寫作、閱讀、下棋。
說明一:其製作觸犯獄規,被發覺必受處分,所以整個過程必須秘密進行。
然而,一旦完工程品,便就地合法使用無礙。
說明二:因洗澡、洗衣皆在監房裡,所以三分之一的房間是濕到不能坐臥(用水時間以後),
必須先搧風、吹乾地板表面之後才攤開隨身寶使用。
製作所需材料和製作過程
這是搧風用的軍毯
執勤桌
各排押房的兩端,設置執勤桌,寫明執勤簿登記人數交接情況,
管理押區的士官兵會輪值於此,隨時監控各間押房。
士官長負責押區執勤管理,為單人寢室。
再往右則沒有開放,但也許這邊還是會開放的,只是今天沒有。
我是把鏡頭貼過去拍,所以看起來是這樣。
這邊應該是放封區
接著往這邊走
監獄官室
監獄官編制,包括隊長及三位分隊長,分隊長分別管理押區、辦公區即作業場區,
另也須輪流值星管理其他區域。隊長及負責押區的分隊長,住宿此室。
抬頭拍拍二樓
(2018註:文章完成時,此地的名稱為「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目前更改為「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所以我這系列所有的文章均因此更名。)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