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是英國商人和薩摩藩一起弄出來的設施,後來日本中央政府取得所有權,是日本第一個現代化修船廠。
那位商人名為Thomas Blake Glover,他在長崎與日本的近代化留下很多足跡,最後也葬在這裡。
這地方目前為國指定史蹟
--
外觀:
小菅修船場遺跡的四周為住宅與道路,遺跡本身被兩側的山夾住,這也讓這邊躲過長崎原爆。
前來的方式除了自駕外,就是搭乘公車,
但要注意的是這邊停車場很小,雖然很少人來,但理論上還是有可能客滿。
造訪時維修中
有工程告示和說明
--
入內:
一開始就可以看到停車場了,我去的時候這邊有自願導覽解說的人員在此,
聽導覽的同時也利用機會問了一些問題。
上圖左側,根據他們的說明是類似防空洞的設備,現在填起來了。
另外,這面不太起眼的石牆是當時留下來的東西
樓梯也是,上方為停車場,以前則為修船廠的部份設施所在地
磚牆他們就不是很確定
這肯定是現代的東西
附帶一提,停車場另外一處則是新建階梯
右側,明治天皇有來過這地方,這是紀錄的碑
--
修船場:
這附近從前有很多棟設施,目前全部毀滅,剩下這棟放置蒸氣發電機的建築。
現代發電機是工程所需,後方包起來的並不是當時的發電機。
小菅修船場直到廢棄前有原版與升級版本,原版的發電機應該還在裡面,目前連同建物都被包起來看不見。
用深藍色帆布包起來的是升級版本,比較強大的發電機,可以拖更重的船舶上來修理。
目前修復的計畫能夠確定的是要將原版重現,至於升級版的物品,並不能確定要另為保存或丟棄。
軌道上也有所不同,中間那條是原始的木造軌道,兩旁的鐵軌是升級後的鐵軌道。
你看到的這些金屬板子,都是升級後所使用,原版沒有。
不過不管是原版還是升級版,目前狀況都不好
因為要拖船上來,所以軌道都延伸到海裡面,但我不確定當時是漲潮還退潮
大致上就講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