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來覺得這系列應該不會繼續了,不過之前跟朋友聊到這邊時,又想到有這個可以寫。

將軍澳的漁船多數是玻璃纖維做的,少數則是木造。

玻璃纖維是個好東西,這材料讓漁船可以用套模組的方式做出,

也因為如此,你可以看一艘船的模樣來判斷這艘船是那個區塊的造船廠做的。

 

木頭船的底部如果有籐壺,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被籐壺穿透,

若不注意就會發生悲劇,或讓開船者有些麻煩。

所以,偶而你會看到將軍北港旁邊的沙灘上,擱淺了一艘或幾艘船隻。

這是刻意的結果,漁民在漲潮時把船隻往岸邊開,等到退潮就會自動擱淺,

就可以趁機維修保養,把上面的籐壺弄掉,並在船的底部上特殊的漆,可以防水之類的。

玻璃纖維船若沾上籐壺,我不敢講100%不會穿透,但機率應該極低,頂多造成船行進較慢而已。

玻璃纖維船的保養,應該都是送去馬公漁港那邊處理,

至少在將軍澳嶼,我是沒看過有人在保養玻璃纖維船。

 

各位知道漁船其實很貴嗎?一艘看起來不起眼的漁船,造價都還蠻高的。

我在島上時,一艘不到五噸的全新漁船,包括牌照辦到好,至少超過200萬。

至於超過多少就看你辦什麽牌照而定。

而有的噸位大的漁船其實還蠻便宜的,我在想可能是船隻年齡的關係。

之前在颱風那篇講過漁船在颱風來的時候都會開到後港避風,不然你就會看到一堆錢撞來撞去,

想一想,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碰撞,某個角度上也是很壯觀的,但這種事情不太會發生。

颱風天停泊在北港的船隻,都固定的頗牢靠,另外北港的風浪本來就比南港小很多。

--

接著是漁業,這個島上的居民有不小的部份在從事,

也許是自己開船出去,也許是當其他船的船員,這倒沒有一定。

有時候你會看到這個人自己有船,但他也會跟著其他船出去工作。

 

將軍澳嶼的漁業時期其實蠻分明的,隨著時間的變遷,多半都會有些主打魚種。

有時候會有一堆小船出去抓小管,然後就會有從其他地方來的大船直接停在港口,

等著這些小船回來直接把漁獲賣給他們,當作捕魚用的誘餌。

到那時你就會看到小船在港口內排隊,一艘一艘逼近停在港內的大船後,把捕來的小管賣給他們。

當然也有捕來自己拿去馬公賣的,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時候是土魠魚,多半是在冬季才會有抓土魠魚的船出動,

你就看到那些船在巨浪中搖來搖去,要是我在船上一定吐到吐不出東西來。

 

一些人也許會認為漁船都是用漁網抓魚,其實從事漁撈的方法特別多,不只是用漁網。

隨著不同的狀況,會需要不同的漁具。

甚至有用釣竿抓魚的,那種船出去後,你就會看到他在特定地方飄來飄去,

若海流比較強大的話,就會發現他慢慢的流到特定方向,一段時間後就會把船開回原地,

然後又慢慢的流到一樣的方向,這樣反覆進行。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不僅是我講的這些。

有些船會聯合起來,把類似的漁獲放到一艘船上,全部或幾個人一起去馬公賣魚。

有些魚貨則是用郵寄的方式宅配出去,在這個島上這樣做的漁民也不算少。

 

差不多寫到這邊,想到啥再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o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