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位在剝皮寮,入口則在現今的廣州街上
入內
服務台在入口右側
直接往左轉,首先先看一些古代童玩的展示,左側現代化建物為老松國小
我有試玩過這個,耐心點慢慢來應該可以過關
先將瓶子放倒,再利用右下角的道具勾住瓶口,把瓶子立起來即可。
彈珠台,這個年紀比較長一點的人應該都有玩過類似的
而這個好像是教育類玩具
接著進入這邊,繼續參觀
進入後由左往右依序參觀
進入下一間
離開學堂,這張圖的左側有另一個門,為另一處展覽空間
我不知道這可不可以坐上去,但一些人會上去坐
這邊跟猴硐一樣,把電話拿起來就可以聽採訪的內容
舊收音機
算是玩具,可以自行拼裝出一棟房子
牆上的小孔可以看老照片
旁邊有個船模型
這船會搖
影片介紹處
接著回到入口右側
進入此處
往左看
為呂阿昌醫師宅
一開始是介紹馬偕、馬雅各與蘭大衛的行醫事蹟
上方的按鈕按下去,可以看一段短片介紹
往裡面走,開始介紹呂阿昌醫師
一些當時的器具、藥品展示
右邊的疑似顯微鏡模型,可以看一些照片,但其實並沒有放大啦
再往裡面走
左方的「飛虎牌」,有沒有覺得很面善?
下方櫃子的擺設
接著上二樓
有個草藥展示處
可惜壞了
這邊是還蠻像一回事的,我覺得還不錯
門外面長這樣
另一側是不得進入的會議空間
差不多是這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