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安排自由行行程,所以寫一篇行前當作紀念。
其實去日本自由行也蠻容易的,不用擔心不會日文,
有google語音輸入跟翻譯,不然用比手畫腳之類的方式也可以。
把護照、機票、日幣、保險、住宿、交通、行程、網路及藥品搞定就差不多了。
附帶一提,能夠事先處理的,盡量事先處理掉,不要到機場才處理,那會很累。
一、護照:之前就搞定了,沒問題。
若你沒搞定,上網找一下方法就好了,基本上不難。
二、機票:這部份需要做功課,以免買貴。
我聽從朋友建議,訂了菲律賓航空的票,
廉航跟一般航空各有優缺點,請慎重選擇適合你旅遊的飛機票。
三、日幣:直接去換,或用外幣提款機提領即可。
四、保險:我是找朋友保旅平險。也可以上網保,逼不得已也可以去機場保險。
五、住宿:因為行程安排的關係,只安排了一個位於行程中心的地方。
該處有腳踏車,這讓我的行程很方便。
附帶一提,除了訂旅館以外,不少人也會利用AIRBNB訂住處,
每個訂購方式都有優缺點,請審慎查詢資料,選擇你想要的地方住宿。
若可以,那就準備一些備案,如果出了啥狀況,還可以做一些應變。
六、交通:本次幾乎都是使用腳踏車或走路的方式移動,
前往特定區域才會搭乘火車,另外因為下雨的關係搭了一趟公車。
所以除了HARUKA外,我沒有特別查詢交通項目,也沒找套票資訊。
反正有網路,有googlemap,一切好辦。
七、行程:扣除第一天與第九天,其他七天我並沒有設定一定要去哪邊,
而是設定了七個區塊,每天起床後再決定要去哪個區塊。
若區塊間間隔太遠,那就要順道想一下食物、住宿跟交通的問題,
不過我這次不需要思考到這一步。這次的七個區塊分別為:
嵐山、金閣寺、銀閣寺、清水寺、伏見宇治、鞍馬貴船。
還有一天是四選一,最後才決定去比叡山。
決定完畢後就看地圖,看喜歡區塊的哪個地方,就移動過去。
若有想去的景點不屬於上述的區域,那我才會特別跑那個景點。
晚上我比較傾向休息,只有兩天有安排其他行程。
這樣好處是可以逛到不少你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壞處是可能會逛到會讓你很失望的地方,不過這種事情就是有捨有得。
至少我並沒有碰過會讓我很失望的景點。
其實本來就很常聽到京都的景點,就算你沒有鎖定要去哪個點,
到時看地圖挑選時,也會自然而然選擇自己聽過的地方,所以也還好。
至少我回來整理照片時,發現我多半還是挑選了大家比較常去的點。
在這邊必須要說,這種安排法其實蠻偷懶的,
有些可以買套票或用其他方式省錢的部份,我可能會錯過。
回來檢視後,大致上是景點門票跟比叡山的部份可能有多花一些錢。
其他可能增加的交通費用,被我用腳踏車和走路的方式排除掉了。
八、網路:出門總要用網路及使用googlemap,所以買了Docomo上網sim卡。
因為他是最小的sim卡,請確認你的手機能吻合他的sim卡大小,
若不吻合,可以跟他們要轉sim卡大小的套件,這樣就可以輕鬆使用。
九、藥品:這次並沒有帶藥品去日本旅遊,旅途中可以買,像我就有買酸痛貼布。
我朋友的意見是,如果有藥物過敏,記得用英文標示,貼在護照上。
另外,也許可以考慮帶特定的藥物,例如曼秀雷敦之類的。
差不多是這樣,如果有忘記的,那就之後再補。
--
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