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旅遊設定在嵯峨野、嵐山區塊。
除了一開始到嵐山是搭火車,最後從愛宕念佛寺搭公車回住的地方外,
其餘行程都是用走路的方式進行。
--
早上天氣預報顯示本日下午會下雨,所以我並沒有打算騎腳踏車過去,而是搭火車。
因為已經拍過二条車站了,本日想拍円町車站,就選擇從円町搭火車,
下圖這條路至円町站都是這樣,景很好,只是沿路店家比較辛苦,要掃很多次地。
--
這個站跟二条車站不太一樣,後者附近有比較多的商店,本身內部也比較大,
円町車站感覺就是一般的通勤站,擁有很大的腳踏車停車場。
車站附近有間7-11,我早餐在那邊買的。
--
火車就搭到這邊,因為要去車折神社的關係,沒有馬上往天龍寺方向走。
下圖是大家喜愛的嵐山小火車搭乘處,會通往嵐山(竹林之道附近)、保津峽、最後到達龜崗。
不過我沒有搭乘,只在外圍繞繞。
車站附近有間賣冰淇淋的店,還算可以吧。
--
接著決定徒步到車折神社,先經過這個嵯峨商店街
來的時間比較早,多數都還沒開
我是沒有租這個來搭乘,只是看起來還蠻多人喜歡這個的,
幫你拉車的人有男有女,有的還會兼做導遊,一邊拉車一邊介紹。
拉車的路線似乎並沒有一定
現在想一想,應該要繞回去看看開店的狀況
這兩間倒是開了
拐個彎,走小路
這個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旁邊是有一圈鐵護欄圍住啦
看起來應該是水豚
嵯峨團地,這似乎是住宅區
讀賣新聞的招牌
選舉到了
穿越這個平交道
往左轉,往車折神社移動。
--
這算是臨時決定造訪的點, 門口的狛犬還蠻有歷史的。
神社本體蠻好看
社務所裡面是不能拍照的
特別祈願的牌子
附帶一提,你也可以搭火車到京福電氣鐵道車折神社站,下車後對面就是神社了
--
跟車折神社位在同一處,特點就是有很多片紅板子組成的大紅牆,上面還刻了很多藝人的名字。
另外也有不少人會來這邊找偶像的名字,並拍照紀念。
偶而會有人發出尖叫聲,但通常也不會太大聲,算是個不太一樣的體驗。
--
看完後,往天龍寺的方向移動
京福電氣鐵道鹿王院車站。我是看到這個車站,才想去鹿王院看看的。
「車折神社站附近有車折神社,那鹿王院車站附近應該有鹿王院」,當時是這個想法。
--
鹿王院與金閣寺都跟足利義滿有關係,但這個就很低調,不像金閣寺金光閃閃。
從入口到本堂的路,楓葉的狀況還不錯
入內要拖鞋,會先看到匾額牌坊
有間和室,很多人喜歡在這邊拍照,以拍照者的角度來看,會像這樣
門外的景緻大致是這樣
而這是鹿王院的庭園
你可以坐著觀看
足利義滿將軍寫的字
這裡進入後就不能拍照,內有佛像與足利義滿的塑像,進去的時候還有一團觀光客,還配了解說員。
我是蠻喜歡這裡的。
--
出鹿王院後,繼續往天龍寺前進。
還蠻常看到這種小房子的,不知道是什麼,也許是宗教相關的吧?
賣水尾柚子的誠實商店,現在想一想應該要買看看,可能不錯吃吧。
還有風呂用的,不知道是不是把柚子直接丟進浴缸裡面泡。
這裡的水尾是指嵯峨水尾,有些人稱為柚子之里,不過離這裡還蠻遠的。
若我後來又去京都,應該會考慮去這邊看看。
蕓華院門跡
這邊要往右轉
回到商店街的範圍,這邊是往天龍寺的路上。
和紙是日本用自己的傳統製作方法生產出來的紙,有非常多書寫以外的用途。
這家冰淇淋不少人排,味道是不錯。路對面就是天龍寺了,但我想先去看渡月橋。
上圖左轉走一段路,可見到京福嵐山車站,若你從車折神社那邊搭車到嵐山,就是到這裡
這附近也有一些其他的商家
而這是往渡月橋的路
--
到渡月橋之前,先來這邊看看,聽說是個歷史悠久的小神社。
往神社的小路上有很多人停腳踏車,另一側是商店的後門,會飄出食物香味。
--
風景不錯的地方,山頭上的樹葉顏色是一個亮點,聽說有的時候會非常漂亮
橋並不寬,左右兩邊各有一條人行道,中間是給車走的。
橋的對面是中之島地區的嵐山公園
附近也可以晃晃
--
來這邊幫朋友買日持ちわらび餅,自己也試了抹茶口味,基本上餅是一樣的,加的料不一樣而已,
還不錯吃。這邊經我詢問是可以拍照的,不過我拍得很節制就是了。
--
有蠻多車停進來的,但我不是很確定是否可以這樣做
庭園是很不錯的地方,另外若有時間,也可以去室內看看,兩者都要門票費用。
我並沒有想要進入室內參觀,所以就只買庭園的票。
入內就可見枯山水,這是日本獨特的東西。
曹源池,這很有名
很多人會在這邊休息和拍照
其實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建築內部的狀況,在上圖的後面
後方有個小高台可以看比較遠的景。
看完後,從竹林之道那一側的出入口離開。
--
參觀完天龍寺後從另一個出口出去,可直接到達。這裡是熱門景點,人很多。
跟角倉了以有些關係
往野宮神社方向移動
神社附近有些特殊攤位
--
野宮神社在竹林之道的另外一端,不少人來這邊求學業與良緣,下圖是有名的神石
這是奉納木,可以拿來祈求上面講的各種願望,一片200元
後方有齋宮舊址,源式物語有寫過這個地方。
--
要往常寂光寺時經過的站,這個就是觀光小火車嵐山站了,人不少
聽說火車到這站的時候,部份車廂會在隧道內,還要走到靠月台的車廂才能出來
--
嗯,聽名字應該就知道這神社是什麼類型的了。
這更明顯
--
往常寂光寺的路上,下圖左方的對岸就是御髮神社的所在地
如果是楓葉狀況最好的時候,這邊應該會更漂亮。
--
聽說春夏秋冬都很適合前往,也許以後有機會可以來看看
造訪的時候有山椒小魚試吃,應該就是在小魚上面灑了山椒粉吧,蠻特別的。
寺內的觀景台可以看到遠景
因為風景不錯,有人在此作畫
寺內有墓園,但並不會有恐怖的感覺
鐘樓附近碰到貓
以及這個
--
而這是常寂光寺往二尊院的路上
應該是井浦人形店的東西
去来翁墓
二尊院前的茶屋
以及商店
--
這裡的本堂跟參道還蠻特別的,參道的別名叫「紅葉の馬場」,不過聽說下雪時景也很棒
本堂內不能拍照,有蠻寶貴的佛像。旁邊的庭園也不錯。
本堂的右邊有九頭龍弁財天堂
しあわせの鐘,如果直譯的話就是幸福之鐘
角倉了以像
八幡大菩薩
另外,從しあわせの鐘旁邊樓梯走上去
為湛空上人廟
附近有比較多的墓地,蠻多是古人的。
接著移動到清涼寺去
--
朋友推薦才決定來訪的點,算蠻不錯的。本堂可以去看看,
庭園有可能是小堀遠州設計的,是順帶可以一訪。
側門有個茶屋的廣告
附帶一提,あぶり餅是指將數個手指大小的餅用竹籤刺成串,用炭火烤過後刷上白味噌的點心。
側門進入後,會看到秀賴公(豐臣秀賴)首塚,5月8日也有豐臣秀賴的祭祀活動。
但不知道豐臣秀賴的首級是否真的埋在這邊。
在左邊還有一個大坂之陣諸靈供養碑
「一切經藏」 前面的佛像
轉法輪要付費
--
從清涼寺走二尊院附近往祇王寺移動,沿路差不多就都這種風格
還有這種比較特殊的店
到祇王寺入口之前,先看一下隔壁的滝口寺的步道
其實我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才要用那麼誇張的方式表現。
特別強調不能攝影,並強調這邊「不是」祇王寺
不能攝影的標語一直出現,還有一個please go back,底下的字就看不清楚了,
大概是因為觀光客的關係吧?
ㄜ,總之,就是這樣一回事。
--
這裡的庭園跟控之間很漂亮,值得一訪。
還沒進寺前有些佛像或地藏像
祇王寺之苔,不太確定為何要特別標注
祇王、祇女、母刀自(好像是母親的敬稱)的墓
平清盛供養塔
走到出口處可以看到一間茶屋,裡面還有賣些紀念品
--
從祇王寺到化野念佛寺的路上,開始下雨,雨勢並持續加大,這倒是蠻符合後兩個地點給我的感覺。
只是我忘了帶雨傘,天氣又冷。雖然外套防水,但淋了一個多小時的雨實在不好受。
--
這裡的墓碑不少,不過整體來講挺好的。
請注意開放的時間
竹之小徑,長度不長,但感覺不錯
一過去就是一大面墓地,那邊就不能隨便過去了
只能到這裡看看
回程時經過事務所
附帶一提,下圖那座塔不能靠近拍照
水子地藏也不能靠近拍
因為位置比較遠,又沒有愛宕念佛寺那麼有名,大家可能比較少考慮來這裡。
如果你不排斥比較多墓碑的地方,我是推薦這裡。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裡比較早關門,來之前要確認一下開放時間。
--
這裡已經算蠻偏遠的地方了,但還是有人會來
但人少,還不錯
這裡有非常多的地藏
不過有的感覺就跟別的不一樣,跑錯棚了
上方的地藏比較古老一點
--
原本晚上要去看宝厳院的夜景,但因為淋了太久的雨,決定搭公車直接返回住的地方。
接著去吃晚餐,來日本還是要去吃一些拉麵的。
--
京都千丸しゃかりき
這間位在千本丸太町附近,內部我沒拍,直接用講的。
進去後會看到一條面對廚房的長桌子,以及一些四人座的椅子,我選擇坐長桌子的區域。
菜單有日文跟英文兩種,一開始服務人員是拿日文給我,
老闆知道我不是日本人後,就叫服務人員拿英文菜單給我。
可是我看不太懂英文菜單,日文菜單反而看的懂,只好用猜的點。
第二次去就直接看日文菜單點了。
這次點的是一般拉麵以及炸雞塊,但後來才聽說這間是沾麵跟魚介湯頭的拉麵不錯吃就是了。
拉麵部份,應該是豬骨湯底,上面有蔥、筍乾、糖心蛋、叉燒等等,其實我忘了,應該是這樣吧。
味道是還ok,不覺得有什麽問題,是可以來吃看看。
炸雞塊部份,可以沾胡椒或者黃芥末醬(好像吧,忘記了)吃,
我是覺得比較乾一點,不過我不太在意這個,後來來第二次也有再點。
--
行程